《魔咒钢琴》是作家贝拉创作的《犹太人在上海》系列中的小说。贝拉回忆写这部作品的动因时说道, 在2001年前后,有一天漫步在上海的长阳路上,来到摩西会堂旧址时,被一位拄着拐杖的犹太裔老妇人深深打动了。当时只听到老妇人在对身边的孙辈说,“这里就是我结婚的地方,马路对面的二楼,原来是个咖啡馆,我是那里的舞会皇后。”那一幕,令贝拉顿觉泣动心肠,感慨不已。 日占时期,在提篮桥狭小的街区,许多犹太人都生活得很苦。但他们在受管制的空间里,依然创造着多彩的生活。他们开办小西餐馆、小咖啡馆、小面包房,使昔日破旧的街区,变成了“小维也纳”。 直至1949年以后,提篮桥地区仍有许多外国人居留。有罗宋人,印度人,犹太人,甚至德国人。 当年在舟山路与昆明路口,“好吃来食品厂”的对面,还有个印度教堂,虽然离下海庙近在咫尺,两者却是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。 而住在公平路305弄里的印度人,更是东长治路路口那个老虎灶里,泡开水的常客。在寒风瑟瑟的冬天,我听到她们能用地道的上海话,跟老板说“冷煞了,冷煞了”。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,他们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了。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还曾看见,白俄在夜里醉酒倒在“上街沿”(人行道),嘴里还呓语叨叨,好心的路人怕他着凉,还给他盖上个草包。直到1964年,国内都在搞“四清”了,还会见到一对白俄父子,常来弄堂里给人磨刀。他们用脚踏转轮带动砂轮磨刀,效率很高,每把刀收费一角钱。有一次磨了一下,竟用生硬汉语说“没有钢!”那些老太太都说“还是苏联人有本事”怪不得这把刀,老是磨不快。 多年之后的1968年,我进了一家机械厂当了工人,这才把这个迷团解开。原来转动的砂轮速度很快,遇到钢铁会产生火花,而根据不同的火花,就能看出是钢,还是铁,是高碳钢,还是底碳钢。这在机械厂,只不过是一项,最最普通的基本常识而已。 老一辈的上海人,对犹太人都刮目相看。当年外婆在世的时候,就对犹太人“西装笔挺卖小糖”的犹太“门槛”,特别的称赞。她告诉我们孙辈,犹太人已经落魄到了街头,仅靠着卖小糖果来维持生计的时候,却依然穿着笔挺的西装,依旧派头十足,保持着“老早子”的尊严,根本不管别人的眼光,只要能赚到上海人的袋袋里的钱,就是他的本事。久而久之,在外婆重复叨叨的故事之中,才慢慢地体会到了,其中启示我们的,那种深深的人生意味。 岁月悠悠数十年,今日重回提篮桥,虽然新楼挺拔高耸,但老屋却旧韵依依。特意拍摄几张,以充深深记忆的,一种怀旧补偿。 霍山路:犹太房子旧韵依依

霍山路:犹太房子旧韵依依

霍山路:阳光下苍霜的砖纹

霍山路:阳光下苍霜的砖纹

霍山路:犹太难民记念碑

霍山路:犹太难民记念碑

舟山路:岁月的斑驳苍霜

舟山路:岁月的斑驳苍霜

舟山路:犹太房子内容丰富的外墙

舟山路:犹太房子内容丰富的外墙

霍山路:来旅游的以色列女郎与光头

霍山路:来旅游的以色列女郎与光头

舟山路:犹太房子精美雕饰,风韵不减当年

舟山路:犹太房子精美雕饰,风韵不减当年

舟山路:今日街头风貌

舟山路:今日街头风貌

舟山路:长阳路口的犹太房子

舟山路:长阳路口的犹太房子